close

DSC00432.JPG

來到巴黎我們沒有先去逛景點,而是我們與巴黎的阿姨有約,我們搭了地鐵到巴黎郊區阿姨的家,隨後我們去養老院看外婆(姐夫的外婆),在台灣對於養老院絕對沒有好印象,因為沒有完善的制度與人權,所以一向以來把養老院當做等死的地方,不過巴黎養老院卻顛覆我對養老院的看法。

 

進入養老院(為保護養老院居住權與老人,無拍攝內部照片)沒有陰暗的燈光,每人有獨立空間以及寬敞的室內環境,更沒有陳年消毒水味,我們幫外婆把鮮花插在花瓶上,隨即和家人一同推到戶外聊天晒太陽,外婆很久沒看到姐夫,顯得很有精神也很開心,這次是為了結婚回到法國,也因為外婆年事已大,無法舟車勞頓,因此先來看一下外婆。

 

 

 DSC00433.JPG

在聊天當中也備上下午茶,上帝有聽到我的呼喚,是馬卡龍和香檳也!貼心的阿姨早就買好了馬卡龍,也將香檳放在保冷袋當中,當我們聊天一段時間後,就將馬卡龍與大家分享,這少女的酥胸真是讓我驚豔,這家馬卡龍PAUL是我最喜歡的甜點店之一,在巴黎到處都可以看的到,現在也到台灣設店販售高檔甜點與馬卡龍。

DSC00434.JPG 

馬卡龍(法語Macaron,法語發音:[makaˈʁɔ̃]),又稱作瑪卡龍、法式小圓餅,這是一種用蛋白杏仁粉、白砂糖糖霜所做的法式甜點,通常在兩塊餅乾之間夾有水果醬或奶油等內餡。它的由來可追溯至19世紀蛋白杏仁餅;這種甜食出爐後,以一個圓形平底的殼作基礎,上面塗上調合蛋白,最後加上一個半球狀的上殼,形成一個圓形小巧甜點,呈現出豐富的口感,是法國西部維埃納省最具地方特色的美食,這種點心也在法國東北地區偶爾可見。

Macaron」是法語發音,因各地語言上發音方式不同,在台灣是以英語發音,較接近於「馬卡龍」,但這已脫離了法語發音方式,實際上的法語發音較接近「馬卡紅」。

 

二十世紀初期,巴黎的烘焙師Ladurée發明一種方法來呈現馬卡龍,利用三明治夾法將甜美的稠膏狀餡料夾於傳統的兩個蓋子層,成為新的小圓餅,更由於香料色素的使用、溼度控制,使得馬卡龍性質改良。相較於更早之前的小圓餅的甜、乾、易碎的特性,新的圓餅具備外殼酥脆的口感,內部卻濕潤、柔軟而略帶黏性,改良後的馬卡龍直徑大約為3.5-4公分之間。

 

DSC00435.JPG

你看我開心成這樣,我真的敲愛馬卡龍

 

DSC00437.JPG

 

DSC00438.JPG

至於口味也是我們在餐桌上討論的話題之一

,通常我們買會配各種顏色,但是每吃一口就在猜這是什麼口

DSC00443.JPG

 

 

 

DSC00448.JPG

吃完馬卡龍也是會膩,當然要來杯香檳,果然法國人的高檔不是騙人的,馬卡龍配香檳是絕配的!

 

DSC00450.JPG

要多謝阿姨的功勞,連帶來的酒杯都好精緻

DSC00454.JPG DSC00458.JPG

酒鬼德和酒鬼Monica喝翻了,果真到法國餐餐要喝酒,連下午茶也不放過XD

arrow
arrow

    Ja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